Tuesday, May 25, 2010

我們吃了甚麼?

你知道你吃了甚麼嗎? 這是另一個inconvenient truth...
我們身在香港, 和美國會有些不同吧? 反正香港常聽到黑心食品的消息, 對這些 "難以接受的真相" 接受程度較高.
重點是, 我們要知道我們吃了甚麼.

The Meatrix 1

The Meatrix 2.5

The Meatrix Finale: How the Meatrix should have Ended

更多硬料:
McDonald's mechanized meat factory

Food Inc. trailer

Monday, May 24, 2010

Slap me with this

*FIGHT.
*PASSION.
*EARN.

Fight with Passion.
Earn from the Fight.
Just Fight.
You can wallow and moan and feel sorry for yourself. But after that,

Get up and Fight.

*Let's do it.

Sunday, May 23, 2010

Iron Man II 鐵甲奇俠 Review

其實我不喜歡Iron Man II.

評的雖是續集, 但把Iron Man I Iron Man II 拉到一起互相比較該是避無可避的一件事情吧? 不知其他觀眾抱一個甚麼心態入場? 「續集要好睇過上集!/Keep到上集個水準就好好架喇.」可惜這續集連保持水準也不能…!

Where are you Tony? Tony Stark不見了. Iron Man IITony Stark神采消失,憂怨, 抑鬱, 而且(原來)father issues. 臨中毒死變得像扭計小孩, 不停頻廢, 並且annoyingly任性 (是的, 任性也有annoyingnot annoying之分. Not annoying任性讓人心甘命抵, annoying任性則神憎鬼厭) 上次心臟埋著炸彈碎片, 同是人質的醫生Yinsin 告訴他只餘一個星期性命, 他非常打不死地在山洞內發明電子心臟保命; 今次眼看血液毒素逐漸增加, 沒有嘗尋找解決之餘卻盡情放縱等死, 實在太過份.

唯一quite Tony 的一場, 是電影開首hearing 一場, 國會議員要他歸還Iron Man suit, 他死口不肯, 擅自upload video落法庭電腦, 臨走留下一句: "I have successfully privatized world peace." 附送勝利手勢一個. 很大美國? 很Tony Stark才是. 而且超級英雄電影本來就很大美國呀.... 而且, 明刀明槍的大美國讓人看得痛快, 沒有細眉細眼的陰濕. 而且, 今時今日, 各位應該不會受大美國主義影響吧.

Tony Stark失去神采, Pepper Potts 非常吵耳, Rhodey 無里神氣 (真的, Don Cheadle樣子真的很苦瓜乾) 只剩下Micky Rourke 和 Scarlett Johansson 較有可觀性. Micky Rourke的賽車場電鞭造型真的一絕...雖和Spider Man II 八爪博士蠻相似, 但Rourke的演繹卻為角色加了分. Scarlett Johansson依舊非常養眼, 演技上受角色所限發揮不足, 但卻是首次拍攝打戲. 一個會打的花瓶--已經不是花瓶了. 她可會成為下一個羅拉?

Iron Man I的劇本, 運用倒敍, 插敍等技巧, 角色會有轉變, 成長, 人物 (甚至電腦管家Javis, 機械人dumb hand) 各自性格鮮明, 讓觀眾看得非常痛快. 這次的劇本卻流於平舖直敍, 內容偏向保守 (上一代的恩怨情仇? 你呀爸偷我呀爸的設計? What? 上集都提及美國攻打伊拉克啦) 基本上只是不停爆爆爆, 大家一齊等完場.

雖然這續集拍得一般, 但今次的宣傳配套卻做得很出色. 電影公司特意為1974及2010年的Stark Expo做了宣傳片段及網頁, 和咱們的上海世博出奇地相似.

Thursday, May 20, 2010

Nike commercial


Everybody gets knocked down. How quick you gonna get up?
Let's do it.

The way they promote a movie

都係個句, 套戲唔得但配套好得.
如果真係有Stark Industries...

Stark Expo 1974

Stark Expo 2010

Wednesday, May 19, 2010

極級化妝術


都不知是勁定恐怖...

考試陀飛輪


this song came out after the end of my exam...shit.
very touching and hit-the-point, esp when i can see law books there

Sunday, May 16, 2010

5.16: You are the Witness

現在要先出去工作, 工作後投票

因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回來後再談

Present and Voting.

---

(Updated at 3:33am, 17th May 2010)

票已投. 投票時間也過了.. 很想談一下關於「516事件」的種種.

我想談的, 不是投票的substantial meaning (公投? 泛民? 白姐姐? Whatever. 我不是要談這些), 而是投票本身: Voting itself.

這點要弄清楚, 不然我們沒可能談下去. 你看清楚了? 不是「公投」, 而是「投票」. 不要將你的一套放到我的觀點上... 然後一邊讀一邊罵我bullshit. 最憎人自大地睇我個blog!!

記住, voting itself.

Em, .

要寫這個題目, 絕對需要先深呼吸一下.

我懶, 以下用「V」取代 「投票 (vote).

我很有興趣知道, V在香港人眼中是什麼. 電視新聞中很多人說來投票是「履行公民責任」; 這個答案既好也不好, 頂多只能好一半. 因為這是公民的責任之餘, 也是公民權利... 責任與權利總是帶著那一點微妙的分別. 責任帶有一種迫切性, 是你"應該要做的", 不做的話總是有一種不安感覺, 儘管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不安, 總之個心唔安樂 (多得細細個小學的公民教育堂?) 權利沒有責任的那種迫切性, 感覺較懶散, "總之個權係我既我有權決定行唔行使"(這也是一些人拒絕投票的理由); 縱然懶散但當某一日別人要收回你這個權利的時候你會不安, 好像失去一道保護屏障, 然後會用一場堆理由要求have the right back...但人家是否願意還你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Don’t take your right for granted.

V定義為公民武器會否更貼切? 不是要搞革命; 而是,僅用它作為保護自己的武器. 武器, 可以用作攻擊別人, 也可以用來保護自己. 人家想打你, 見你拿著一根大木棍, 也會猶豫該不該要打你吧? 那張選票, 就是我們的武器.

每次投票, 就是我們揮動木棍的時候.

不要妄自菲薄, 覺得自己的一揮沒有多大殺傷力. 當幾十萬人一起揮動的時候那不是開玩笑的事. 我不是跟你開玩笑.

當然每個人也有權利選擇要不要行使揮動木棍的權利. (這是516事件衍生的另一個issue, 容後再談). 可是, 我希望, 你會先明白放棄V的後果再作決定. 當太多人放棄的時候, 就會有人質疑, V是否沒有存在價值了. 你有看Iron Man 2? 這續集拍得一般, 但有一句對白是我很愛的: You make the God bleed...there will be blood in the water, and the sharks will come.」只要你顯露出弱點, 人家便會攻擊你, 不留情面地. 你知道發生什麼事嗎? 香港的三權分立消失了. 立法會選舉, 行政長官走出來告訴公眾他不要投票. 高層官員忽然出trip, 走的走, 飛的飛. 剩下的公務員人心惶惶, 不敢投票. 有很多投票站轉了位置, 有選民找不到票站在哪. 你還不知驚? 你真的要收開那根木棍? 那是你唯一的木棍呀! 你肯定放手後沒事發生? 又肯定有事發生的時候你有能力保護自己? 不要不負責任地說自己大可以移民一走了之那等如弄大別人的肚要別人幫你搞掂. 你放棄投票權,令我失去我的投票權, 出事了, 你自己一走了之? 食屎啦你.

有個比喻叫「水煮青蛙」. 青蛙浸在水中, 水慢慢加熱. 青蛙覺得水暖暖的好舒服呀. 後來水太熱把青蛙燙死了. 香港人你真的不認為, 你就是那隻青蛙?

Saturday, May 15, 2010

Kitsch筋

最先激起我條「Kitsch筋」的, 是咱們偉大的上海世博開幕式.

後來Kitsch筋激起了就很難再壓下去, 總是想起Kitsch. Kitsch kitsch kitsch kitsch kitsch!!!!!

先避開世博開幕式不談, 其實何謂Kitsch? 這是wikipedia的解釋:

Kitsch (English pronunciation: /ˈkɪtʃ/, loanword from German) is an art that is considered an inferior, tasteless copy of an extant style of art or a worthless imitation of art of recognized value. The concep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liberate use of elements that may be thought of as cultural icons [1] while making cheap mass-produced objects that are unoriginal. Kitsch also refers to the types of art that are aesthetically deficient (whether or not being sentimental, glamorous, theatrical, or creative) and that make creative gestures which merely imitate the superficial appearances of art through repeated conventions and formulae. Excessive sentimentality ofte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term.

希望你看得懂 (其實我也不太懂). 我的Kitsch初體驗是安德烈教我的, 在此先謝過.

把扮演中國人的演員放到舞台上, 讓他們戴上斗笠, 劃上兩撇山羊鬍子, 褲管捲起來, 站在水稻田裡, 然後讓他們站在那裡唱美國人聽起來貌似中國歌的Ching-Chang-Chong(親愛的安德烈p.240)

這就是Kitsch. 如果上面的文字能給你一種強烈的厭惡感, 那表示你也有一條「Kitsch筋」, 見到一些太甜的, 太刻意的, hard sell, 太「為XXXX」的事/物會產生非理性的厭惡感覺. Kitsch 的原意只限於低俗品味的文藝作品, 後來延伸至假正經, 偽君子, 做作, 虛偽, 裝模作樣. 基本上任何事情犯上其中一項, 就有機會被人大罵: Kitsch!!!!!!!!

現在你明白為何世博開幕式是Kitsch? 一個好繽紛好多顏色的大舞台, 好閃好閃, 好多人站在上面跳舞, 轉來轉去, 交出標準笑容, 做出一副好快樂的樣子; 我們中國現在很強大呀, 我們有很多錢辦世博哦, 所以我很快樂哦. 一個個中國人白人黑人家庭站在舞台不同方位, 都是爸爸抱著孩子, 媽媽站在旁邊護著小朋友, 我們好幸福哦, 所以我們笑得好燦爛哦. 我們好開心哦. feel到血糖指數向上升未? 之後我們有Kitsch的極致 – Andrea Bocelli!!!

我唔明擺個條死靚妹係個台度做咩!!!!!!!! (其實靚妹無罪, 擺佢上台個個就好大罪) 人家唱意大利opera, 我沒意見; Andrea Bocelli疑似咪咀, 我算; 但個個靚妹係咩事? 要導盲的話為什麼要穿成這樣, 梳一個這樣的頭, 化一個這樣的妝, 做一個這樣的表情, 手還要拿著海寶, 頭隨著節拍搖來搖去! 唱完了, 很政治正確地給人家一抱, Bocelli又很政治正確地順手抱起靚妹!!! 好感動哦, 中國意大利跨國友誼哦, 好感動哦, 我要哭了哦…..KITSCH!!!!!!!!!!

看下去的話我怕我會糖尿, 結果關了電視. 這麼Kitsch…自問沒有本事看下去了. 太甜了, 我怕我受不了哦

Friday, May 14, 2010

Hope by Jack Johnson

卓韻芝: 「你好嘛?」之我答


考了大學最後一個試
心情沒太大感覺, 可能因為人太累, 不停工作(寫thesis, paper, 溫習), 因此沒心情傷春悲秋, 完了就是完了. 現在整天睡.
讀的是法律, 現在(叫做)完成學士學位. 不是(做到)律師. 要再讀一個叫PCLL的課程; 遺憾地, 不是每個法學畢業生也會被錄取, 要"夠好"先得.不幸地, 我不是好到不用擔心的一群. 現在的心情, 有點像等被屠宰的羊

早一年決定要去的畢業旅行終於落實. 歐洲, 單身上路. 五月尾出發, 七月中回港. 機票買了, eurostar票買了, eurolines pass買了. 現在就要決定precise的行程; 希望可以安全+盡興而歸

決定一人上路, 除了因為怕煩, 還希望可以發掘自己的可能性: 和群體相處久了, 人不其意會跟隨群體所想的去做. 別人覺得你是這樣, 自己就會變成這樣. 漸漸地忘記自己的可能性; 這次決定離開自己熟悉的群體, 希望可以認識另一個自己.

歐遊回來後PCLL的收生結果也應該出來了. 到時再告訴你

ps, i like that eye shadow :)

濕氣與風

每個人都有弱點. 要發現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有時它出現了, 只是你看不見.
就在昨晚, 我看見它了.
洗澡後頭髮濕淋淋, 站在客廳中央, 同時被兩台電風扇狂吹
十分鐘後眼睛難以對焦, 什麼電腦屏幕總是太光看不清楚?
再十分鐘後頭開始痛了. 痛楚像是由顱內某一個點散發出來. 如果我有一個骷髏頭我會立即指出: 「就是這裡! 這裡痛! 痛呀!!」
後來整個人倒在沙發, 基本上什麼也做不了. 所有要用腦的事情都做不了. 書讀不了. 後來即使不用腦我的頭還要很不理人感受的痛下去. 重播的Heroes making of 令我心煩, 請媽媽給我藥她只給我一杯寶礦力! 只好爬上床睡; 睡著了起碼感覺不到痛. 當時是夜晚十二點; 一個(我的)早得不合理的上床時間

早前在台灣也試過, 熱, 人出汗, 後來冷氣一吹, 頭痛一整日. 飲了一杯青草茶才好

睡了十二個小時起床, 頭仍重, 肌肉痠痛, 但起碼可以用腦了
我的弱點, 濕氣與風, 這是我在極度頭痛和肌肉痠痛中領悟得的
起碼在旅遊時多一個要注意的地方了. 又少一個(potential)煩惱

Tuesday, May 11, 2010

美麗的歌: 時光倒流二十年

遺憾我當時年紀不可親手擁抱你欣賞
童年便相識 餘下日子多閃幾倍光 
誰讓我倒流時光一起親身跟你去分享 能留下印象 
閱覽你家中每道牆 
拿著你歌書 與你合唱

陳奕迅的時光倒流二十年是很浪漫的情懷, 訴說一個人如果喜歡另一個人, 會想聽盡所有關於她的往事, 甚至希望與她一同經歷她的童年 -- 卓韻芝

從前拍過的相 多麼妒忌你昨日同過的窗

早些看著你美麗模樣

對你天真的讚賞

Monday, May 10, 2010

心急人上


早前看電視才醒起有過這麼一首歌
這個組合來過我的中學做校園show. 當年她們剛出道, 我form 3.
看著MV當年青春的感覺又回來了. Oh! Those were the days.

HK as the Sin City

All you need are monotone and wide angle to perform this black magic
































Sunday, May 9, 2010

More 1984


書還未讀完, 但它真的很棒

這是一部預言書: George Orwell 1949年寫好1984, 想像35年後會變成一個怎樣的世界. 1984年世界分裂成三大國, 不斷互相發動戰爭, 而國內(英國)極權政府已出現; 人民的生活被全面監視, 思想自由是大忌, 大人小孩被洗腦, 國家領導Big Brother 大晒. 政府會delete過去的資訊, 可以合法更改歷史, 媒體成為愚民工具. 擁有自由思想/ 不同意Big Brother的會被以thoughtcrime 定罪, 消失(vaporized), 政府再delete 此人的所有紀錄, 就當他從沒出現過. 小孩會偷聽父母對話, 悄有可疑便舉報(沒錯, 是自己的父母親). 人人家中都要有一台telescreen, 只為讓政府監視你. 寫diary 是thoughtcrime大罪. 政府致力出版dictionary創造新語言(Newspeak), 是為了進一步限制百姓懂的詞彙, 最後連'freedom', 'human rights' 都不懂...

此預言書歷久不衰, 是因為它將一切推推推推推推推, 推到最盡

V for Vendetta很大可能也是啟蒙自它, 當中的極權政府有很大相似之處

推到最盡, 看似脫離現實. 但將來會發生的事...沒有人會知道. 原告變成被告, 為人辯護結果自己被釘牌, 這是荒謬, 也是事實. 當所有人漸漸變得盲目, 漸漸忘記原則, 荒謬就會變成現實.

1984延伸資料: George Orwell另一鉅作Animal Farm. 諷刺蘇聯之作. 豬Snowball是列寧, 豬Napoleon是史太林. 此卡通是中學時老師用的教材; 好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