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28, 2010

peace on earth

馬尼拉事件發生已有數日. 我觀察事態發展, 不停追看新聞, 觀察各界的反應, 朋友的情緒
遺憾我趕不及回港弔唁, 但我的心和各位一樣悲痛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現在要說一些老掉牙的話. 我們因慘劇感到憤怒, 不快, 傷心. 一一經歷這些情感關口之後, 我們要想的, 是我們從這件事中學到什麼. Read the facts. Learn the messages hidden behind. Bear the messages in mind.

深入悲劇, 才能避免悲劇. 特別當那是可以避免的人禍的時候.

1) 槍手是前警員
當時在河內閱讀新聞, 得知槍手身份是前警員後我吐出一句: 「佢今次要的不是錢甘簡單. 今次杰喇」

(後來得知他要的的確關錢事, 是因為被無理革職損失的退休金一百萬菲幣. 但退休金只是side dish, Mendoza 所講的重點, 還是名譽問題)

要迫使一個警員登上旅巴挾持一群普通人, 還要由一個風光的警員淪落成一個罪犯(Mendoza曾當選馬尼拉十大傑出警察), 可見背後驅使他作出這樣的行為的動機 (motive) 是多麼的嚴重. Mendoza在旅巴的玻璃上貼上"Big mistake to correct a big wrong decision", 矛頭直指菲律賓當局. 根據傳媒報導, Mendoza被人"砌生豬肉", 誣陷他敲詐勒索, 結果被革職. Mendoza 辯稱, 自己是因為不願意貪污, 才被革職的.

Mendoza己死, 所以我只能假設以上資料屬真再判斷. 假設以上真確, 那就反映菲國警方的重要問題 -- 警隊貪污成風, 情況嚴重至一個不願意參與的警員會被設局陷害. 我不能想像"警隊"的意義能被嚴重扭曲至這個地步. 一個沒有傷害他們概得利益的人都不能容納, 可怕的菲律賓警隊.

2) 啲錢貪左去邊?
菲警貪貪貪, 搜刮一大堆, 錢一定不是花在陪訓和裝備上.

我們都親眼看見菲警的無能和低能了. 營救十五名人質所花的時間足足有十多小時, 裝備落後 (警員沒有頭盔, 入黑後沒有大光燈/ 直昇機照明, 用一小時破門後沒有梯子供警員爬進車內), 部署嚴重缺乏常識. 向車內拋螢光棒 (what for?) , 槍手多次離開巴士視野上有絕對優勢而狙擊手竟沒有一槍斃命/ 射傷手腳等部位, 防止槍手逃走或舉槍殺人 (M16喎, 甘重點都要雙手舉起), 多番剌激槍手情緒. 拘捕槍手的弟弟, 讓他由冷靜變得歇斯底里, 最後流血收場. 想起菲律賓人民要依靠此等警察保護, 想起也心驚.

可能最佳保護就是「不用菲警保護」.

3) 香港國際政治舞台上位
香港受基本法所制, 外交事務不得沾邊, 因此從來香港只會在金融, 政制 (universal suffrage), 單一國際事件 (SARS, swine flu)上在國際舞台上有role 可play, 但站在外交上則沒戲可唱. 港府也缺乏與其他國家對招的經驗. 今次事件卻將港府迫上梁山, 和菲方有一個正面對話的機會.

在這件事情上, 港府真的做得挺好. 特區政府發表聲明, 無論時間 (迅速及時), 內容 (有point, 要求, 意向清楚, 與從前的耍太極style天淵之別), 態度 (曾生發表聲明時態度強硬, 甚至回應記者提問時有點燥底, 我覺得很好 -- 起碼燥得情有可原). 之後還會有更多政治角力. 希望港府可以keep 住個勢.

4) 最後
不要將憤怒發洩到菲傭身上. 不要將槍頭指向弱者. 他們不會比我們好受.
Bad system -- 罪惡之源還是這些: 錢, 權, 政治.
希望梁頌學可以儘快好起來. 今天放到消息說他正慢慢好轉. 很為他及梁太高與.
早前大遊行時我身在中環. 菲傭們坐在地上唱一首歌: Peace on Earth




愛情暴力: Love the Way You Lie


Music video starring Megan Fox and Dominic Monaghan
很美麗很暴力的關係. 看上去就是兩頭野獸想把對方撕殺至死掉

Tuesday, August 24, 2010

RIP

Was in Ha Long Bay yesterday; didnt check the news this morning
totally consumed by sadness and shock
there's a big room for 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but before that, may I hope those victims rest in peace

can someone go to the community hall for me? pay tribute and send our regards to them

Thursday, August 12, 2010

Twilight Saga: Eclipse 月蝕傳奇 (2010)


有沒人會理智地看這系列的電影呢? 或是: 一個理智的人到底會不會看這電影? 我看這套戲的原因非常不理智 -- 只是為了看而看而已. 看後感覺非常痛苦 (就像Harry Potter series; 明明電影比原著小說難看很多倍, 但觀眾仍年年排隊進貢); Twilight II (New Moon) 可謂非常爛: 反智, 拖拉, 不知所謂. 用一堆俊男美女加一堆"Edward" "Bella" "I love you" 堆砌而成. 想不到Eclipse為「爛」重新定義.

該如何make some sense in this movie? 原來的三角關係再重複一次, 更多'"I love you" "Marry me", 按劇情需要「Bella發現原本自己都愛 Jacob」因此多加一句"I love you, but I love Edward more". 坐在我身邊的自由行開心得不得了, 笑到彎腰. 我懷疑Twilight 系列是否因為太低檔次因此過不到內地電檢. 呀自由行個樣開心到呢...

多謝編劇, 在此9個爛的故事仍攝到好位, 讓觀眾如我仍可以開懷大笑兩次, 絕對要給一個讚. 開懷大笑#1: Edward和 Jacob 要論更保護 Bella, 當Edward 見 Jacob (再一次) 裸露上身時冷冷說一句:"Doesnt he own a shirt?" 相信男觀眾們一定很有共鳴. 明擺是就上集 (New Moon) Jacob "無啦啦除衫幫Bella抹血" 作出回應 (I super like this!). 開懷大笑#2: Edward & Jacob 保護 Bella 保到要上雪山, Bella 凍到癲, 但Edward 卻無能為力 (吸血彊屍身體太凍) Jacob當然義不容辭要抱著Bella 保暖, Edward 自然不願. Jacob 向Edward 說不願也要讓他抱Bella, 因為: "I am hotter than you." 觀眾又笑到碌地. 戲外兩男魅力鬥爭鬥到戲內, 好野.

第三集牽涉各吸血鬼的過去, 拍得頗佳. 如果可以再多一點就好.

Monday, August 9, 2010

白色與蜜色


事緣. 在柏林hostel common room 與 roommate 吹水的時候..

一支白酒. 兩個女仔一人一(茶)杯談天說地. 酒量不佳的我飲得頗狠, 完全忘了十二歲起被父母帶到蘭桂芳的朋友的教誨. (慢慢飲, 溝水). 可能因為天氣熱, 加上談得開心, 酒精竟然沒有影響我的思想及說話能力(太熱揮發晒?) . 轉數快之餘, 更加滔滔不絕, 話題極多. 走路時左搖右擺是一定的了, 幸好我們是坐著談的.

Roommate 來自澳洲, 是一個非常健談的女孩. 談話內容包括我應不應該在Amsterdam high 草, high草後要不要告訴我媽, 大家的背景, 去過及將要去的地方, 柏林好去處etc etc. 後來話題轉到大家的膚色上.

Roommate 說, 澳洲很多女孩千方百計要把膚色曬黑, 因為蜜色皮膚太好看了, 感覺健康些, 也較受男孩子歡迎. Roommate指指我的手臂問: 「Is this natural?」當時我們正在討論女孩子們如果曬要黑自己, 除了曬太陽外還有更厲害的 -- 噴顏料. 我當時實在黑得厲害. 可能實在太黑, 令roommate 懷疑膚色的真確性.

我答是, roommate大呼羨慕. 到我嚇一跳. Roommate 的膚色是美麗的乳白色--看起來像凝脂, 沒有瑕疵的(nothing! no freckles no wrinkles! no flaws! NOTHING!!!!) , 好滑好滑好靚好靚--我向她講解中國人「一白遮三醜」的概念, 外加一句: 「Many Chinese girls would die for your skin...」論到Roommate嚇一跳: 「Are you kidding me?」


真無聊. 我們.
自己有的不珍惜, 卻要追求自己所沒有的.
類似故事曾在書中讀到過. 但發生在身上的時候, 又是另一回事.

為甚麼不學習如果欣賞自己呢..
為甚麼一定要白色先靚呢, 為甚麼一定要蜜色先靚呢
為甚麼不覺得自己本來就好看呢

回來後, 友人笑說我曬黑了很多. 我反擊:「我覺得很好看哦, 真心的!」